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今天(5日)表示,今年将抓细落实各项举措,今年努力在推进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上、在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效。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上午举行的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刘伟表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刘伟介绍,全社会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其中,运输成本占大头,占到50%以上。为此,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共同研究制定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五个领域的实施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4年,全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共降低大约4000亿元,其中运输成本降低了2800亿元,占到2/3左右。
刘伟介绍,针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交通运输部门重点突出了调结构、强枢纽、促联运三个方面:
调整运输结构。刘伟介绍,在多种运输方式中,水运、铁路具有运能大、成本低、污染小的特点。从运价来看,水运的运价是最低的,铁路次之,公路相对较高。从2017年开始,交通运输部推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的公转铁、公转水。到去年,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超过30%,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了40%。
3月5日,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回答记者提问。
强化枢纽功能。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在全国规划布局了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两年,交通运输部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支持了37个城市实施了500多个项目,集中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综合交通枢纽,带动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发展多式联运。交通运输部依托综合交通枢纽,推动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和空铁联运,集装箱铁水联运货物量保持年增速在15%以上。多式联运上重点突破了“一单制”“一箱制”,制定出台了一批标准,实行全过程的“电子运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刘伟介绍,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其中,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4.8万公里,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了19万公里,都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经超过600万公里,规划建设的“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已经建成了90%。这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和中国快递都已经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片。
在“一流服务”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流、物流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从国际海运来看,我国的船队规模和海运量都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海运大国;刚刚过去的为期40天的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90.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1%,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高速公路拥堵路段的数量明显下降,全国没有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人员和车辆的滞留现象,充分展现了“流动中国”的澎湃活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章轲
相关阅读2025年全国两会,“就业”问题仍是焦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人以上,并将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AI等新产业创造新岗位,但部分劳动者面临技能错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加强职业培训、完善社保政策,以更精准的支持促进稳就业。
17 昨天 17:27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就是为经济发展“舒筋活血”,为惠民生、促消费提供助力。
186 昨天 11:332025年,多地敲定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大盘,更加强调“有效性”,更加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和助推作用。
165 03-07 10:23尽管政策与行动已经明确,但绿色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当前,中国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152 03-06 10:49试点8年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长护险制度“顶层设计”是业内人士普遍的呼吁。
278 03-05 20:4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